医疗器械化学/材料表征
化学/材料表征是指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化学性质的分析、测试或鉴定,阐明物质的化学特性。
在医疗器械非临床研究中,化学/材料表征主要是确认与患者接触的材料的材料信息和化学特性,并对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,证明该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材料研究包括预期的材料和生产过程中非预期的材料研究。
医疗器械功能性材料指接触患者并发挥主要医疗器械功能的材料,括金属材料、陶瓷材料、高分子材料、合成材料、生物活性材料等几个类型,其中高分子材料是化学/材料表征研究的主要材料类型,材料类型见下表:
非预期材料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留物或原材料中的杂质,非预期材料属于医疗器械中的有害成分,产品在设计和生产中应尽量避免,材料类型见下表:
化学/材料表征研究项目
医疗器械化学/材料表征的研究项目包括材料的成分信息、性能指标研究、非预期材料分析等项目。
材料成分信息指材料的化学名称、分子式、结构式、CAS号等信息,材料的成分可通过供应商提供资料、红外光谱、紫外光谱、气相色谱分析、液相色谱分析、原子吸收光谱等方法。
对于非新型材料,还可以通过查询化学品网站获得产品的成分信息。
医疗器械制定化学性能指标时,需要参照行标或指导原则进行评价,如没有对应的标准,可参考GB/T 14233.1-2022《医用输液、输血、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1部分:化学分析方法》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评价性能指标,参考指标如下:
非预期材料可通过红外分析、紫外分析、气相色谱分析、液相色谱分析、原子吸收光谱等方法测定残留物质的成分及含量,并评价该成分的风险以及控制方式。
化学/材料表征研究参考法规和标准
化学/材料表征研究需要参考相应产品的行标、国标,以及注册审查指导原则,除此之外,可参考下列的标准和法规指南:
免责声明:本站提供的一切文章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;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,否则,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。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,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。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,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。敬请谅解!
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-11-12 11:45:21,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,可以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们一起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