苯磺酸氨氯地平,化学式为C26H31ClN2O8S,是一种长效钙离子通道抑制剂,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、心绞痛和充血性心脏停搏。
一、目标化合物:氨氯地平杂质F
CAS:140171-66-0
HPLC≥95%,MS:395[M+1]
保存:干燥、避光、密封,2~8℃
二、项目所需常用试剂(reagent)
1、60% NaH(Sodium hydride)
氢化钠属于离子晶体,类盐化合物,其中氢为负一价离子。加热时不稳定,不待熔化即分解,氢化钠跟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并放出氢气。氢化钠纯品为银色针状晶体,市面上出售的氢化钠商品一般为细微结晶性灰色粉末,以25%~63%比例分散在油中。相对密度0.92。氢化钠结晶是岩盐型结构(晶格常数a=0.488nm),和氢化锂一样在离子结晶中氢是以阴离子形态存在。生成热为69.5kJ·mol-1,在800℃高温下分解为金属钠和氢气。氢化钠能与水、低级醇类可产生剧烈反应,会引起燃烧或爆炸。在湿空气中能自动着火。溶于熔融的氢氧化钠、不溶于液氨、苯、二硫化碳、四氯化碳。在中等温度时氢化钠与液氨作用而成氨基钠。在高温下氢气直接和金属钠反应虽可制取氢化钠,但在工业上是用像煤油那样的矿物油,添加像蒽那样的分散剂,将金属钠悬浮于其中,和高压氢气反应制成氢化钠。生成物用己烷洗涤,在氮气流中干燥后,密封于惰性气体中贮存,或就在石蜡油中原封不动地进行处理。
CAS:7646-69-7 MW:24
2、哌啶(Piperidine)
无色液体,有像胡椒的气味。能与水混溶,溶于乙醇、乙醚、丙酮及苯。35%哌啶的恒沸水溶液沸点为92.8℃;pKa11.1;碱性略强于吡啶。与酸成盐,化学性质与脂肪仲胺相似一种强有机碱,与无机酸作用生成盐。能与蒸汽一同挥发。用于制药,主要是盐酸哌啶和硝酸哌啶(片状晶体,熔点110℃)。也用于其他有机合成,并用作环氧树脂的熟化剂等。由吡啶经氢化而制得,具有较强的还原性。
CAS:110-89-4 MW:85.15
三、合成路线及实验
合成路线:
实验步骤一:
投料比例:
反应底物 | 投料量 | 摩尔量 | 备注 | CAS |
SM-1 | 6.2g | 26.15mmol | / | 3891-07-4 |
SM-2 | 4.24g | 24.85mmol | / | 32807-28-6 |
60%NaH | 2.17g | 39.23mmol | / | 7646-69-7 |
THF | 75mL | / | / | 109-99-9 |
DMF | 10mL | / | / | 68-12-2 |
实验操作:
取250mL两口瓶,加入THF(75 mL),氮气保护下,于-10°C下加入60%NaH(2.17 g, 39.23 mmol),搅拌5分钟后,滴加SM-1(6.2 g, 26.15 mmol)的DMF(20 mL)溶液,加完后于-10°C搅拌反应1小时。于-10°C向反应液中滴加SM-2(4.24 g, 24.85 mmol)的THF(15 mL)溶液,滴完后,缓慢升至室温,搅拌反应过夜。TLC(PE:EtOAc=2:1, Rf=0.40)监测,有部分原料剩余,停止反应。将反应液倒入饱和NH4Cl水溶液中,用EtOAc(100 mL*2)萃取,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(100 mL*3),无水Na2SO4干燥,滤液浓缩至干,粗品柱层析(PE:EtOAc=10:1~3:1)得到产物为白色粘稠状半固体,TLC点板含量约为50%,8.5 g,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。
实验步骤二:
投料比例:
反应底物 | 投料量 | 摩尔量 | 备注 | CAS |
1 | 8.5g(50%) | 10.0mmol | / | / |
邻氯苯甲醛 | 2.5g | 10.0mmol | / | 89-98-5 |
哌啶 | 85.0mg | 1.0mmol | / | 110-89-4 |
乙酸 | 60.0mg | 1.0mmol | / | 64-19-7 |
异丙醇 | 50mL | / | / | 67-63-0 |
实验操作:
取100mL单口瓶,加入化合物1(8.5 g, 10.0 mmol)和异丙醇(50 mL),充分搅拌混匀后加入邻氯苯甲醛(2.5 g, 10.0 mmol),哌啶(85.0 mg, 1.0 mmol)和乙酸(60.0 mg, 1.0 mmol),于40°C搅拌反应,约10分钟后全部溶解,继续搅拌反应过夜。TLC(PE:EtOAc=2:1, Rf=0.70)监测,原料反应完全,停止反应。将反应液浓缩,残余物用EtOAc稀释,依次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饱和饱和食盐水洗涤,无水Na2SO4干燥,滤液浓缩至干,粗品柱层析(PE:EtOAc=10:1~4:1)得到产物为浅黄色粘稠状液体,4.4 g,产率53.86%。
实验步骤三:
投料比例:
反应底物 | 投料量 | 摩尔量 | 备注 | CAS |
2 | 4.4g | 4.91mmol | / | / |
2A | 561.11mg | 4.91mmol | / | 14205-39-1 |
异丙醇 | 15mL | / | / | 67-63-0 |
实验操作:
取100mL单口瓶,加入化合物2(4.4 g, 4.91 mmol)和异丙醇(15 mL),加热至80°C搅拌,完全溶解后,加入化合物2A(561.11 mg, 4.91 mmol),于80ۜ°C下搅拌反应5小时。LCMS监测原料反应完全,停止反应。将大部分异丙醇浓缩,残余物用EtOAc(10 mL)稀释,过滤,滤饼固体用少量EtOAc洗涤,真空干燥得到产物为类白色固体,1.0 g,产率38.7%。
实验步骤四:
投料比例:
反应底物 | 投料量 | 摩尔量 | 备注 | CAS |
3 | 1.0g | 1.90mmol | 524.95g/mol | / |
甲胺甲醇溶液 | 5mL | / | / | 74-89-5 |
HCl(气体) | / | / | / | / |
二氯甲烷 | 10mL | / | / | 75-09-2 |
实验操作:
取25mL单口瓶,加入化合物3(1.0 g, 1.90 mmol)和甲胺甲醇溶液(5 mL),室温搅拌反应2小时。TLC(DCM:MeOH=10:1, Rf=0.45)监测,原料反应完全,已有新的主点生成,停止反应。将反应液浓缩,粗品柱层析(DCM:MeOH=70:1~50:1)得到游离产物,用DMC(10 mL)稀释,室温通入HCl气体并搅拌10分钟,于30°C浓缩,用DCM带三次,真空干燥得到产物为浅黄色粉末状固体,330 mg,产率40.16%。
(备注:通入HCl气体时,避免接触乙醇和乙酸乙酯,因其可能会在酸性条件下导致酯交换的副产物;另外产物成盐酸盐后,易吸潮。)
免责声明:本站提供的一切文章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;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,否则,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。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,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。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,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。敬请谅解!
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-06-03 22:06:59,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,可以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们一起讨论。